13301800343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船舶制造方向)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船舶制造方向)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国际航运事业的发展正处于200年来的最好时期。为适应世界航运业及船舶工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强国,迫切需要一大批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而当前从事这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需要。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在继续办好全日制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基础上,面向造船行业从业人员,由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网络教育,培养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与制造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应对21世纪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所需,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设计与制造的能力,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法规,具备企业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宽厚、创新特征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现代高级船舶技术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是动力、能源、航空、环境、暖通、机械、力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系统介绍流体的力学性质、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基础理论和常用分析方法、有关的工程应用知识等,培养学生具有对简单流体力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能力,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工程力学>  包含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三部分,其中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又称为理论力学。理论力学研究在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以静力学为重点,主要介绍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材料力学研究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破坏和变形的规律,其中,内力、强度、变形(包含能量法、超静定)是重点。

 

        <船舶原理>  以流体力学为基础,阐述船舶航行性能的基本原理,包括船舶的浮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操纵性及耐波性,使学生掌握船舶流体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将流体力学基础理论应用于船舶航行性能分析、预报和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使学生具有从事本领域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船舶工程经济学>  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船舶工程项目、船舶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比选的指标和方法,船舶工程项目方案的财务分析,船舶设备更新分析,船舶工程投资的决策和风险分析等内容,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学会分析计算船舶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船舶结构设计>  介绍船舶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分为船舶结构强度理论和船舶结构设计方法,着重讨论船舶结构所受的外力和强度计算方法,运用船舶结构力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决定船体剖面材料的合理分布和相应构件的尺寸。

 

       <船舶柴油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科学管理现代船舶柴油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从事船舶柴油机和船舶轮机工作和高级轮机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并具有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与制造>  当前船舶设计制造几乎都采用计算机辅助方式,本课程可帮助学生在掌握船舶原理、船舶设计原理等专业基础后,结合软件技术和工程数学知识,快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制造的基本内容、原理、技术和方法。

【教学督导】

 


      肖熙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原副院长,长期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820(海洋探查和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教育部科技委结构与材料工程学部成员,中国海洋钢结构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钢协理事,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造船学会力学委员会委员,《海洋工程》杂志编委副主任,《中国海洋平台》和《海上油气》、《海洋工程》英文版编委,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100余篇,著作2本。




快速学历方案